|
原标题:美国为何允许荷兰ASML垄断光刻机,扼住芯片产业的咽喉?
芯片能否完全独立自主生产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尘车间装修
,而芯片制造过程中所用到的高端设备也一直是各国重点攻坚的项目。
光刻机因其在芯片制造中的重要性及高难度,一直处于产业链风口浪尖的位置。
目前全世界能制造光刻机的国家和公司屈指可数,分别是一家独大的荷兰ASML,以及逐渐退出市场的日本Canon和Nikon。
垄断高端光刻机市场的ASML是一家荷兰公司,这一事实可能打破了很多人固有的认知。芯片行业最强的不应该是美国么,为什么如此高科技的企业会诞生在荷兰?中国的国产芯片一直被美国打压封锁,为什么美国允许荷兰的公司扼住芯片产业链的咽喉?
回答这些问题,还要从ASML的诞生说起。
艰难重组,诞生荷兰
ASML前身是荷兰著名的电器制造商飞利浦光刻设备研发小组,这就决定了ASML的荷兰基因。
飞利浦从1971年开始,在此前开发的透镜式显影装备基础上,开发透镜式非接触光刻设备。虽然在1973年成功推出新型光刻设备,在整体性能研发方面取得一定成功,但由于成本高昂,且存在一系列技术问题,很难对外推广。同时,其他设备商在解决接触式光刻机的缺陷问题上用不同的技术路径取得了突破。于是,飞利浦计划要关停光刻设备研发小组。
这时ASMI找上门来要求飞利浦合作开发生产光刻机。ASMI(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terialsInternational)是当时有名的一家半导体设备生产商。虽然ASMI兴冲冲而来,但没想到飞利浦已经对光刻设备心灰意冷。
经过ASMI多年软磨硬泡,飞利浦终于同意,于是双方在1984年4月共同成立ASML(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terial Lithography),这家荷兰公司就这样诞生了。
为什么ASML诞生在荷兰之后美国没有对其进行打压,甚至任由它发展到行业垄断,扼住芯片产业链的咽喉?
笔者认为这其中有三点重要原因。
独特模式,利益早已捆绑
首先,ASML早已和美国及以美国为首国家的企业形成了庞大的利益共同体。
在ASML成立不久后,他们很快就遇到了三大致命问题,一个是技术落后,飞利浦公司先前研发的技术在漫长的等待中已经过时,远不能满足客户要求;二是市场已经饱和,竞争非常激烈,强手如林,日本的Nikon、Canon等早已推出了自己的光刻机产品;三是资金严重匮乏。
ASML公司官方网站里的“Our History”里,用了“inauspiciously”这个词描写当时的情况,足见当时的处境危急。
随后,独特的合作模式给了ASML一线生机。ASML有一个非常奇特的规定,那就是只有投资ASML,才能够获得优先供货权,意思就是要求自己的客户要先投资自己才行。这样奇特的合作模式使得ASML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包括英特尔、三星、海力士都在ASML中有相当可观的股份,其中英特尔投资的金额十分惊人,高达25.13亿欧元。
可以说大半个半导体行业都是ASML一家的合作伙伴,形成了庞大的利益共同体。而ASML也可以说是家不折不扣美系资金企业,美国自然也会支持其发展。
法律限制,自身无法垄断
其次,由于法律的原因,美国必然不会打压ASML实现垄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