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3年10月11日,NASA的红外天文卫星(IRAS)发现了近地小行星3200 Phaethon,每年的双子座流星雨的行星尘埃就源自于这颗小行星。
法厄松(Phaethon)于美国东部时间12月16日下午3时(北京时间12月17日凌晨4时)最接近地球,当时距离我们约为180万公里,大约4.6倍的地月距离。
近地小行星3200 Phaethon的雷达图像,这些图像于2017年12月17日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阿雷西博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拍摄。
Credits: Arecibo Observatory/NASA/NSF
阿雷西博天文台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天文雷达系统,由于今年飓风玛利亚(Maria)袭击了波多黎各的岛屿,导致阿雷西博天文台行星雷达停机数月,目前已经恢复正常。这是自1928年以来袭击这个岛屿的最强飓风,在9月20日,阿雷西博天文台的望远镜受到了轻微的机构性破坏。飓风过后的几天,天文台恢复了射电天文观测,同时也成了周边的救灾基地,但直到12月初才恢复雷达观测。雷达系统可以帮助研究小行星的大小,形状,旋转,表面特征和粗糙度,以及小行星相对接近地球时,绘制更加精确的轨道。
近地小行星3200 Phaethon
Credits: Arecibo Observatory/NASA/NSF
这是迄今为止,阿雷西博天文台拍摄到的近地小行星3200 Phaethon在2017年12月接近地球期间,最高分辨率的图像。这些雷达图像的分辨率很精细,每像素达到75米。显示这颗小行星大致呈球状,在赤道附近至少有数百米的凹陷,并且靠近极点处有一个明显的黑色圆形特征。
法厄松直径大约6千米(3.6英里),比之前预计的直径大1千米(0.6公里),它被列为"潜在威胁小行星"(PHAs)z中第二大的近地小行星。"潜在威胁小行星"是基于近地天体的大小以及它们接近地球轨道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