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仁东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
今天,在贵州省委大会堂举行的南仁东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上,有人说了这么一段话——
他说
“他(南仁东)对我说,你给我惹了一个大麻烦,把我逼得毫无退路了”。
是什么让攻克了FAST的选址、资金、技术等一系列难题的南仁东都觉得是个大麻烦,而且毫无退路?
原来,在FAST概念酝酿期,这个讲述人,彭勃(现任FAST工程副经理)和同事们一起提出了FAST“主动变形反射面”的设想。这种设想一旦实现,就能让不会动的望远镜动起来,让FAST更加灵活地观察宇宙。
这样的设想本应是好事儿,但是科技的每一步推进往往伴随着复杂的工作和巨大的风险:这个技术的实现需要让8个鸟巢那么大的洼地里的数千块反射面都能够运动,工程之巨大,技术施工要求之精准,让常人想想都出汗。
但是结果我们都知道了,FAST顺利完工,“主动变形反射面”技术成为了FAST三大创新之一”。
南仁东没有因为这样的麻烦而选择放弃。
我们没有办法想象,南仁东遇到每一个“大麻烦”的时候,心里是如何痛苦挣扎。就像彭勃在报告会上说的:“我也常常感到愧疚,如果我们不这么‘折腾’他,是不是南老师就不会走得这么早。”
现在,彭勃将自己的微信名改成了“trouble maker”,译为“麻烦制造者”,以此纪念跟他共事22年的科学家。
按彭勃的说法儿:南仁东在逼自己。在南仁东为FAST工作的23年时间里,他放弃了比国内高300倍的薪酬;他放下了书生的“意气”,四处去“化缘”;在山洪就快来临的时候,他在大窝凼底连滚带爬,跑得鞋都开了一条五公分的口。
彭勃:“他不得不逼自己,因为FAST是一个前无古人的浩大工程。”
他不得不逼自己,因为在他的心里,是中国的天文事业,是地球的地外未来,是远方的星辰大海。
让我们一起为这位倾尽一生浇筑了FAST这个大国重器的科学灵魂鼓掌,愿他在天继续远征他的“神秘绚丽”,他的“广袤无垠”。
背景资料:
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的三大自主创新包括:利用天然的喀斯特洼坑作为台址,洼坑内铺设数千块单元组成主动反射面,采用轻型索拖动机构和并联机器人实现接收机高精度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