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神户制钢、日产汽车、三菱材料等产品被曝“造假丑闻”后,又一日本制造商沦陷了。日前,全球最大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商日本东丽,被曝存在持续8年的“造假丑闻”。并且,此次造假的产品波及13家企业,多与汽车行业相关。
据悉,东丽公司在2008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东丽HC的两名品质保证室室长滥用职权,在制作检查成绩书时,将轮胎补强剂、涤纶工业线等产品的检查数据,篡改为符合客户要求的规格值。从2016年10月起,东丽公司已更改品质保证体制。该造假事件达149件,涉及产品已销往13家公司,且产品已经流入中国。
日媒称,接受东丽数据造假产品供货的13家客户,大部分为日本国内企业,也有韩国企业,包括普利司通、住友、优科豪马、东洋轮胎、韩泰、锦湖、耐克森等。
12月5日,普利司通、优科豪马两家日本轮胎公司承认使用过东丽造假产品。随后,丰田合成、住友橡胶工业、日轮“明治Flow Systems”、盖茨优霓塔亚洲、日本惠尔得和ICHIKAWA等公司相继承认,并称相应产品安全。
涤纶工业丝主要用于制造汽车轮胎内衬帘布,日本所有轮胎企业使用的涤纶工业丝,均为东丽HC生产。业界专家称,东丽造假产品确实存在安全隐患。随后,东丽宣布准备通过由外部专家组成的调查委员会,最快于年内汇总原因并查明结果。
11月27日,东丽公司就旗下子公司东丽Hybrid Cord篡改产品检测数据一事,发布了由第三方委员会编制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质检部门人手不足是造假的动机,未确认有违反日本工业标准(JIS)相关法令的行为。
根据这份报告,涉事子公司品质保证室的两任负责人是篡改数据行为的实施者,东丽没有“有组织地参与造假”。而造假的动机是,品质保证室长期人手不够、检测设备不完善,负责人认为重新检测会赶不上客户要求的交货期。
报告说,未确认本次造假事件中有违反日本工业标准(JIS)相关法令的行为,采购了问题产品的13家公司中有12家确认产品安全性没有问题,另一家正在查证。不过报告书指出,不可否认,这家涉事子公司的经营层对品质保证重视不够。
东丽是日本化工巨头,在纤维领域技术领先。涉事子公司主要负责汽车轮胎材料相关业务。11月28日,东丽承认这家子公司更改质检报告数据,共计149例。
东丽公司2016财年纯利润达994亿日元(约合8.78亿美元),2017财年业绩预计将创历史新高。东丽27日发布的新闻公报说,造假事件目前尚未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对于东丽造假产品流入中国市场一事,中国专家称,“国内轮胎制造商多采购欧美企业及兴达等中国本土企业的涤纶工业丝,没听说哪家企业采用日本东丽的产品。但中国市场有可能有装配轮胎及橡胶产品的汽车在行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