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croLED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有力竞争者,随着未来终端市场以及各个细分市场逐步成熟,对显示产品的分辨率、尺寸、形态等会有越来越多、越来越专业的要求,这些都给MicroLED的发展应用提供一定的契机,因为它可以做到超高分辨率,异性化,透明化以及柔性等。
然而自MicroLED“走红”以来,都面临着“量产”难题(巨量转移)尚未攻破的挑战。近日,陆续有消息传出:三星电子大尺寸MicroLED显示器即将进入量产阶段,中国台湾供应链也加速中小尺寸MicroLED新品布局……这似乎意味着MicroLED显示技术突破量产关卡蓄势待发。
MicroLED全面商用有待考量
此次部分厂家推出MicroLED量产产品,代表着MicroLED的一些关键技术有了新的突破,但这不表示MicroLED即将进入全面商用。首先,每日电讯网,技术的突破和稳定与否是一方面;其次,技术好成本降不下来没有商业前途,MicroLED的爆发初期仍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最后,当前论产业MicroLED技术和产品实力,内地显示行业还处于追赶态势。这些都是MicroLED全面商用必须攻克的难题。
此次,三星和台系厂家在MicroLED领域的进步也给内地屏企更多信心,去攻克MicroLED的技术难点,降低成本等。日前,台湾科技媒体报道:台系供应链将会加速中小尺寸MicroLED屏幕的布局,预计2020将推出MicroLED穿戴产品。再次表明MicroLED的应用前景无限。
MicroLED应用场景广泛市场潜力巨大
MicroLED产品拥有诸多潜在优势,包括自发光实现超高分辨率、高亮度、低能耗、广色域等。据悉,阵列化下每个MicroLED独立驱动点亮,反应速度远高于OLED和LCD。可轻松胜任从中小尺寸显示到中大尺寸显示等应用场景,包括可穿戴设备、VR/AR设备、智能手机、大尺寸显示屏等。
同时,据相关机构预测,2019年国内MicroLED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亿元。2020年—2025年,MicroLED有望保持年均75%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25年MicroLED市场规模将达49亿元。业内专家更是指出,电讯资讯网
,随着技术成熟,MicroLED将影响显示产业格局。
当前,包括三星、索尼、LG等国际消费电子巨头,以及国内LED显示屏行业三安光电、华灿光电、澳洋顺等上游芯片厂商,国星光电、鸿利智汇、木林森等产业链中游封装厂商,利亚德、洲明科技、雷曼股份、奥拓电子等下游应用屏企都在积极布局MicroLED。
相信随着核心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成本的下降,MicroLED商业化有望逐步加快。当然,国内LED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需要加快攻破MicroLED的商用难题,方能在未来MicroLED市场抢占一席之地。 |